日本食品出口展|深度剖析日本预制菜演化史

今天日本食品出口展小编来聊一聊日本预制菜的演化史。

日本预制菜种类繁多,涵盖了日本传统料理以及各类国际美食。无论是经典的寿司、天妇罗,还是中华料理的炒饭、饺子,都可以以预制菜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些菜品不仅保留了原料的新鲜度和原味,更在口感和营养上达到了平衡,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在安全性方面,日本预制菜行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采用高水平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行业内的企业也注重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的预制菜品种和口味,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日本速冻食品的发展普遍认为始于1920年。1986年开始,日本专门定了一个“冷冻食品日”。如今,日本已经成为全球速冻食品第三大消费市场、亚洲第一大消费市场,年消费量超过300万吨,速冻食品品种早就超过3000种,其中烹饪调制食品竟然多达2400余种。

 

01、日本食品出口展浅谈日本预制菜的产生

二战后日本物资匮乏,日府引导兴建了冷藏设施,并扶持预制菜行业发展。随着朝鲜战争爆发,军需供应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刺激了行业发展,但是战后需求急剧减少,预制菜行业的大量产能被迫闲置。1954年,日本推出中小学供膳计划,使得预制菜从军用转向民用,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由此开启了行业周期。

 

02、行业导入期间

技术进步叠加政策引导,预制菜获得推广,1958-1974年预制菜行业产值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5.9%。上世纪60-7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东京奥运会和大阪世博会,加速了预制菜的市场推广。但日本本土食品资源相对匮乏,为了满足市场需求,1965年日府出台了“冷藏链劝告”。支持制冷技术、冷藏设备研发、和制造,并大力扶持速冻食品企业以及冷链建设。期间,预制菜在酒店、餐饮及食堂的渗透率迅速提升。1965年电冰箱普及率超过50%,居民通过速冻食品改善饮食水平。

 

03、日本食品出口展浅谈行业成长期

餐饮连锁化叠加饮食场景外部化,推动行业持续增长,1975-1997年预制菜行业产值的CAGR为9.7%。1970年后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饮品牌进入日本市场,餐饮连锁化率从1986年至1997年6.5%增至11.5%。房租、人工成本亦明显提升,标准化和降本提效驱动下,B端使用预制菜的需求持续增长。上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日本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消费者外出就餐增多,外食率从1975年的27.8%增长至1997年的39.7%。1975年日本电冰箱普及率达到96%,1990年日本微波炉普及率达到70%,为C端预制菜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04、行业成熟期

日本经济增长停滞,导致行业进入成熟期,1998-2022年预制菜行业产值的CAGR仅为1.1%。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居民外出就餐需求减少,餐饮行业增长停滞,导致预制菜的B端需求增长停滞。但同时,预制菜的C端整体增速反而有所提升,其中部分应用了新技术的细分产品的CAGR超过10%。这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餐饮便捷化的需求并未改变,另一方面是由于日本家庭单元更趋小型化、老龄化。

 

 

日本食品出口展,是您进口优质日本食材和特产的优良渠道。从寿司到抹茶甜点,您将发现更多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产品。本展会多年来一直是全球买家和业内专业人士探索新商机的重要平台,加入我们,体验更多日本美食的精髓。


日本食品出口展——冬季

日期:2024年11月27-29日

会场:日本幕张国际展览中心

                         文章来源:中运国际商务考察

如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