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饮料展|日本下行周期的消费趋势研究之茶饮料
1960年到1989年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在经历了美国出口制裁、汇率贬值、房地产泡沫破裂、老龄化社会等变革后,从1990年开始到2020年前后日本经济进入低迷阶段,这段时期被世界解读为“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对比2020年的中国与1990时期的日本,两者在人口结构、经济特征及消费表现上都存在极高的相似性。据联合国人口司、华金证券研究所数据,从总体分布上看,中日人口结构高度近似。作为消费主力(20-60岁)群体,中日两国在占比总量上相近,60岁以上人口分布也非常接近。日本食品饮料展小编觉得,在这一趋势性变化下,日本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趋向于回归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与性价比。即控制可选消费支出,在必选消费层面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在意产品的价格。
从饮料行业来观察,根据野村证券数据,日本饮料行业整体消费规模是向上的,但是品类结构发生了重点变化,茶饮市场成为新的增长驱动力。如80年代前是碳酸饮料的时代,80年代是咖啡饮料时代,90年代至今为无糖饮料时代。碳酸饮料市场在六七十年代保持高速增长,1980年碳酸饮料占软饮料市场比例高达42%。90年代初碳酸饮料市场开始下滑,2000年碳酸饮料占比下滑至18%。
在此期间茶饮料,尤其是无糖茶饮料开始兴起,拉动茶饮料在90年代快速增长,在1990-2000年的十年高速增长阶段,日本茶饮市场CAGR约10%,其中无糖茶占比增至30%。截止到目前,茶饮料成为了日本主要的软饮料品类。
究其原因,日本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百姓收入的增长,生活进入快节奏、消费经验也逐渐成熟开始逐渐理性,促使人们看重产品的便捷与健康属性。而软料行业中的无糖茶特性刚好具备以上特质,除了本身对比碳酸和咖啡更具健康属性外,无糖茶的发展还得益于便利店门店数量的增长和零售份额的增加还有自动贩售机的高密度覆盖,随着零售渠道在人们生活场景的渗透,无糖茶获取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便利店数量从90年代开始逐渐提升,从90年代的3万家,到2016年左右已达6万家左右,零售规模已成为日本零售的第二大渠道。
对比中国和日本,茶饮一直都是极富历史与文化积淀的品类。风味的多样性,饮用场景的多变性,都让茶饮料这个市场富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日本食品出口展,是您进口优质日本食材和特产的优良渠道。从寿司到抹茶甜点,您将发现更多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产品。本展会多年来一直是全球买家和业内专业人士探索新商机的重要平台,加入我们,体验更多日本美食的精髓。
日本食品出口展——冬季
日期:2024年11月27-29日
会场:日本幕张国际展览中心
文章来源:凯联资本
如涉侵权,联系删除